大众养生网

黄曲霉素中毒后如何自我检测?

贺柯庆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黄曲霉素中毒无法通过自我检测明确诊断,需通过专业医学检测确认。若怀疑中毒,可先观察自身是否出现恶心、呕吐、腹痛、黄疸等症状,并检查近期是否食用霉变食物,但仍需及时就医处理。

1、观察症状

黄曲霉素中毒早期可能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皮肤黄染、肝区疼痛、尿液颜色加深等肝脏损伤表现。若同时伴有发热、乏力等症状,需高度警惕中毒可能。

2、检查食物来源

回顾近期饮食,若曾食用发霉的花生、玉米、坚果等易滋生黄曲霉素的食物,或使用霉变的筷子、砧板等厨具,可能增加中毒风险。发现食物有霉斑或异味应立即停止食用。

3、试纸初筛

部分食品安全检测试纸可初步检测食物中的黄曲霉素含量,但家庭自测可能存在误差,阳性结果需立即停止食用相关食物,并将样本送至专业实验室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

出现疑似中毒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接触可疑污染源,保留剩余食物样本,并尽快前往医院进行肝功能检查、血液毒物筛查及病原学检测。黄曲霉素中毒无特效解毒剂,临床以保肝治疗、促进毒物代谢为主,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处理,避免自行催吐或服用偏方延误治疗。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