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液性恶露可能与生理性子宫复旧、胎盘或胎膜残留、宫腔感染等原因有关。如果恶露持续时间长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1、生理性子宫复旧
产后子宫通过收缩逐渐恢复至孕前状态,宫腔内的蜕膜组织、血液及黏液混合排出,形成浆液性恶露。此过程通常持续1-2周,恶露颜色由鲜红逐渐转为淡红或淡黄色,属于正常生理现象。日常应注意保持会阴部清洁,避免过度劳累。
2、胎盘或胎膜残留
若分娩后胎盘组织未完全排出,残留物会影响子宫收缩,导致恶露量增多或持续时间延长。患者可能出现下腹坠痛、恶露反复带血丝等症状。一般需通过超声检查明确诊断,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缩宫素注射液、益母草颗粒、产后逐瘀胶囊等药物促进宫缩,严重者需行清宫术。
3、宫腔感染
产后护理不当可能引发细菌上行感染,导致子宫内膜炎或产褥感染。此时浆液性恶露可能伴有异味、发热、腹痛等症状。通常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治疗,同时需加强外阴消毒护理。
若浆液性恶露持续超过3周,或出现发热、恶露异味、剧烈腹痛等情况,需警惕病理性因素。建议及时到产科就诊,通过超声、血常规等检查明确病因,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治疗期间需注意卧床休息及营养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