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慢性胃炎如何调整饮食

贺柯庆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慢性胃炎患者调整饮食需遵循温和、易消化、营养均衡的原则,通常可通过规律饮食结构、选择适宜食物以及避免不良饮食习惯等方式改善症状。合理的饮食管理有助于减轻胃黏膜刺激,促进病情恢复。

1、规律饮食结构

建议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每日进食5-6次,每餐控制在七分饱。定时定量进餐可避免胃酸分泌紊乱,减少胃黏膜的机械性刺激。避免暴饮暴食或长时间空腹,尤其是睡前2-3小时不宜进食,以防夜间胃酸分泌过多。

2、选择温和易消化食物

主食以软烂的粥类、面条、馒头为主,可搭配蒸煮的蔬菜如南瓜、胡萝卜。蛋白质来源建议选择低脂的鱼肉、鸡胸肉及豆腐等,烹调方式以炖、煮、烩为主。避免食用粗纤维过多的蔬菜(如芹菜)或未发酵的面食,以免增加胃部负担。

3、避免刺激性食物

需严格忌口辛辣调料(辣椒、芥末)、酒精、浓茶及碳酸饮料。限制咖啡因摄入,每日咖啡不超过1杯。减少高盐、腌制、烟熏类食品(如腊肉、咸菜)的摄入,因其含有的亚硝酸盐可能加重胃黏膜损伤。烹调油温需控制在170℃以下,避免产生致癌物质。

慢性胃炎患者应注意食材新鲜卫生,避免食用隔夜或变质食物。日常可记录饮食日记,观察特定食物与症状的关系。若出现持续腹痛、呕血或黑便等症状,应及时至消化内科就诊,结合胃镜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