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黏膜损伤可通过调整生活习惯、药物治疗、内镜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进行修复,具体需根据损伤程度和病因遵医嘱选择合适方案。日常需避免刺激因素,必要时需配合药物或手术干预。
1、一般治疗
胃黏膜损伤患者需调整饮食结构,避免摄入辛辣、过酸、过烫或粗糙食物,减少酒精、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同时应戒烟,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精神压力过大,以免加重胃黏膜损伤。轻度损伤通过上述调整可逐渐自我修复。
2、药物治疗
抑制胃酸分泌可选用奥美拉唑肠溶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泮托拉唑钠肠溶片等质子泵抑制剂。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混悬凝胶、枸橼酸铋钾颗粒、铝碳酸镁咀嚼片等,可在损伤部位形成保护膜。若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需联合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进行根除治疗。
3、内镜治疗
对于胃黏膜损伤合并活动性出血的患者,可在胃镜下采用钛夹止血、电凝止血或局部喷洒止血药物。内镜治疗能快速控制出血,促进黏膜修复,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急性出血病例。
4、手术治疗
严重胃黏膜损伤导致穿孔或经保守治疗无效的大出血患者,需进行胃部分切除术或穿孔修补术。手术适应证需严格评估,术后需配合胃肠减压和营养支持治疗。
出现胃痛、呕血、黑便等症状应及时消化科就诊,完善胃镜和病理检查明确损伤程度。治疗期间需遵医嘱规范用药,避免自行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损伤胃黏膜的药物。特殊人群用药需注意禁忌证,如孕妇禁用铋剂,儿童慎用喹诺酮类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