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龙骨在临床上一般具有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止血以及收湿敛疮等功效和作用,常用于治疗心神不宁、肝阳上亢、体虚滑脱等病症。
1、镇惊安神
龙骨能安定神志,常用于治疗心悸、失眠、惊痫等症。中医认为其可调节心肝两经的气血运行,改善因情志不调或心火亢盛引起的精神亢奋、多梦易醒。临床常与酸枣仁、茯苓等药物配伍,如天王补心丹等方剂。
2、平肝潜阳
本品能抑制肝阳上亢引起的头晕目眩、烦躁易怒等症状,适用于高血压或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其作用机制与调节神经系统兴奋性有关,常配伍天麻、钩藤等药材,例如天麻钩藤饮。
3、收敛固涩
对于自汗、盗汗、遗精、带下等体虚不固的病症,龙骨可减少体液异常流失。其含有的钙盐成分能增强黏膜屏障功能,常与牡蛎、黄芪同用,如玉屏风散加减方。
4、止血
龙骨煅制后具有收敛止血作用,可改善吐血、衄血、便血等出血症状。其通过促进血小板聚集和收缩血管达到止血效果,常与白及、三七配伍,如十灰散等止血方剂。
5、收湿敛疮
外用时能促进创面愈合,治疗湿疹溃烂、疮疡久不收口等情况。其吸湿性可保持创面干燥,减少继发感染,常与炉甘石、冰片制成散剂外敷,如生肌散。
使用龙骨需注意其质地重坠,长期服用可能影响消化功能。阴虚火旺者应慎用,且不宜与石膏、代赭石等矿物药过量同服。具体用药需经中医师辨证后,根据个体情况调整配伍和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