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37℃是否属于发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正常体温在不同测量部位会有所差异,且可能受生理因素影响,因此不能一概而论。
体温37℃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人体体温在一天中会有波动,通常下午体温较高,剧烈运动、进食、情绪激动或女性排卵期后也可能出现短暂体温升高。这些情况下的体温升高属于生理性波动,通常无需特殊处理,休息后可恢复正常。
感染性疾病或某些非感染性疾病也可能导致体温处于37℃左右。例如病毒性感冒、结核病或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可能引起低热,此时可能伴随乏力、盗汗、咳嗽等症状。若存在相关疾病史或伴随其他不适,建议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检查。
测量方式差异会影响结果判断。腋窝温度正常范围为36.0-37.0℃,口腔温度约为36.3-37.2℃,直肠温度较腋温高0.3-0.5℃。建议选择固定测量部位,在静息状态下多次测量,避免在运动、沐浴后立即测量。水银体温计需保持腋窝干燥测量5分钟以上,电子体温计听到提示音后再观察结果。
若持续出现37℃体温并伴有不适症状,建议记录体温变化曲线,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医务人员会根据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综合判断是否存在病理性发热,避免自行使用退热药物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