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血压低人群如何改善症状

江龙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血压低人群改善症状的方法主要包括饮食调理、适当运动、药物治疗、病因治疗以及体位调整等,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1、饮食调理

建议每日增加钠盐摄入至6-10克,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2500ml。可适当食用含优质蛋白的鱼肉蛋奶,以及桂圆、红枣等含铁食物。避免空腹时间过长,采取少食多餐方式,餐后避免立即活动。

2、适当运动

规律进行慢跑、游泳、瑜伽等有氧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可进行平板支撑、深蹲等抗阻训练增强血管张力。运动前后需监测血压,避免清晨空腹锻炼,体位变换时需放缓动作。

3、药物治疗

对于症状明显者,医生可能开具氟氢可的松增加血容量,或米多君收缩血管。中药制剂如生脉饮、补中益气丸等需经中医辨证使用。严禁自行服用升压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降压药物需遵医嘱调整。

4、病因治疗

继发于贫血者需补充铁剂、维生素B12;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需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心源性低血压需改善心脏功能。需完善血常规、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明确病因。

5、体位调整

睡眠时抬高床头15-20厘米,起床前进行踝泵运动。发生直立性低血压时立即采取蹲姿或抬高下肢,外出可穿着医用弹力袜。避免长时间热水浴或桑拿,沐浴后及时补充水分。

血压偏低人群应每日早晚测量血压并记录,出现头晕加重、晕厥前兆需及时就诊。建议穿着宽松衣物,保持环境温度适宜,避免快速起身等体位变化。合并慢性疾病者需定期复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综合调理。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