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高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通常包括心脑血管疾病、肾脏损伤、视网膜病变等。这些并发症与长期血压控制不佳导致的器官损害密切相关。
1、心脑血管疾病
长期高血压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脏负担。血管壁持续承受高压易引发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冠心病、心肌梗死;脑血管受损则可能诱发脑卒中,表现为突发肢体麻木、语言障碍或意识丧失。此类疾病是高血压最常见且最危险的并发症。
2、肾脏损伤
高血压会导致肾小球内压力增高,逐渐损伤肾脏滤过功能。早期表现为夜尿增多、尿蛋白阳性,后期可能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严重时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或肾移植治疗。肾脏损害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收缩压每升高20mmHg,慢性肾病风险增加2倍。
3、视网膜病变
眼底血管受高血压影响会出现痉挛、渗出或出血,引起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约70%的2级高血压患者存在视网膜动脉硬化,严重时可发生视神经水肿甚至失明。定期眼底检查可早期发现血管病变迹象。
血压控制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建议每日定时监测血压并记录。饮食上需限制钠盐摄入至每日5克以下,保持BMI指数在18.5-23.9之间。确诊高血压后应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避免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若出现头痛、胸闷、水肿等症状应及时就诊评估器官功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