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酸痛通常可以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外用止痛药、中成药等OTC药品进行缓解,但需注意药物适用性及不良反应风险。以下为具体分析:
1、非甾体抗炎药
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物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肌肉炎症反应和疼痛感。这类药物适用于运动后乳酸堆积或轻度肌肉拉伤引起的酸痛,但长期使用可能增加胃肠道刺激风险。
2、外用止痛药
双氯芬酸钠凝胶、酮洛芬凝胶等外用制剂通过局部渗透作用阻断疼痛信号传递,能直接作用于酸痛部位且全身吸收较少。使用时需避开破损皮肤,每日涂抹不宜超过3次,可与口服药物联合使用增强效果。
3、中成药
活血止痛胶囊、三七伤药片等中成药具有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的作用,适用于慢性劳损或受凉导致的肌肉僵硬酸痛。此类药物需辨证使用,湿热体质或出血倾向者慎用。
出现肌肉酸痛时应避免立即服用止痛药,建议先通过热敷、按摩等物理方式缓解。若疼痛持续72小时未缓解或伴有红肿发热,需及时就医排除肌纤维撕裂、风湿性疾病等病理因素。用药期间需严格遵循说明书剂量,避免与其他解热镇痛药叠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