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初期症状通常出现在感染HIV病毒后的2-4周,可能出现发热、咽痛、淋巴结肿大、皮疹以及肌肉关节痛等征兆。这些症状因个体差异可能表现不同,且与其他病毒感染存在相似性。
1、发热
约70%的感染者会出现体温升高,通常为38℃-39℃的低热或中度发热,可能伴随夜间盗汗。这种发热具有自限性,一般持续1-3周自行消退。
2、咽痛
常表现为咽喉部红肿疼痛,可能伴随口腔黏膜白斑或溃疡。部分患者会出现吞咽困难,与病毒攻击黏膜组织引起的炎症反应有关。
3、淋巴结肿大
颈部、腋窝和腹股沟等部位的淋巴结可能出现无痛性肿大,直径通常超过1厘米。这种肿大是因病毒刺激免疫系统导致淋巴细胞增殖所致。
4、皮疹
约50%感染者会出现红色斑丘疹,多分布于躯干部位,按压可褪色。皮疹可能伴随轻微瘙痒,是病毒血症引发的皮肤免疫反应。
5、肌肉关节痛
四肢大关节和肌肉可能出现游走性疼痛,活动时加重。这与病毒血症引起的全身炎症因子释放有关,通常与发热症状同步出现。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上述症状并非HIV感染的特异性表现,约20%感染者可能无明显症状。若存在高危暴露行为后出现此类症状,建议在窗口期后(高危行为后4-6周)进行HIV抗体检测。日常应注意避免血液和体液接触,发生疑似暴露后可及时到疾控中心或传染病医院进行阻断治疗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