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甲环酸片属于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物,长期或过量使用可能对肝脏造成一定影响,常见的副作用主要包括肝酶升高、药物性肝损伤以及胆汁淤积等。具体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与用药剂量、疗程及个体差异有关。
1、肝酶升高
氨甲环酸片在代谢过程中可能对肝细胞产生轻微刺激,导致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暂时性升高。这种情况通常为一过性,停药后可逐渐恢复正常。
2、药物性肝损伤
极少数患者因药物过敏反应或代谢异常,可能引发药物性肝炎,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症状。病理检查可见肝细胞坏死或炎症细胞浸润,严重时可能发展为急性肝衰竭。
3、胆汁淤积
该药可能干扰胆汁排泄,引起胆汁淤积性肝损伤,临床表现为皮肤瘙痒、大便颜色变浅及直接胆红素升高。此类反应多见于有基础肝胆疾病或遗传代谢异常的患者。
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尤其是长期服用或存在肝病史者。若出现皮肤黄染、尿液深黄等异常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肝功能不全患者应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必要时进行保肝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