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和青光眼是两种不同的眼部疾病,主要区别在于病因、症状以及治疗方法。白内障通常由晶状体蛋白质变性混浊引起,而青光眼主要与眼压升高导致视神经损伤有关。
1、病因不同
白内障的发病与老化、外伤、代谢异常等因素相关,晶状体逐渐浑浊导致透光性下降。青光眼多因房水循环障碍引起眼内压异常升高,长期压迫视神经造成不可逆损伤,部分患者存在遗传倾向。
2、症状表现不同
白内障患者主要表现为渐进性无痛性视力下降,可能出现眩光、复视、色彩辨识度降低。青光眼急性发作时会出现眼胀痛、头痛、恶心呕吐,慢性期表现为视野缺损(如管状视野),晚期可致失明。
3、治疗方法不同
白内障成熟期可通过超声乳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恢复视力,早期可使用吡诺克辛滴眼液延缓进展。青光眼需根据类型选择治疗方案,常用药物包括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布林佐胺滴眼液,激光小梁成形术或滤过手术可有效控制眼压。
若出现视力下降、眼痛或视野异常,建议尽早就诊眼科进行眼压测量、裂隙灯检查和视野分析。确诊后需遵医嘱规范治疗,定期复查眼底和视功能,避免揉眼、长时间暗环境用眼等危险行为。两种疾病及时干预均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