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百会穴主治的眩晕症状如何取穴?

胡佳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百会穴主治眩晕症状时,可以通过定位头部中线、确定骨性标志以及体表测量等方法准确取穴。具体取穴需结合患者体位和骨性标志综合判断,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操作。

1、定位头部中线

百会穴位于头部正中线上,取穴时需先找到前后发际线的连线中点。若发际线不明显,可将双耳尖向头顶连线,与头部正中线的交叉点即为百会穴所在。该位置对应中医理论中阳气汇聚之处,对眩晕有升阳举陷的作用。

2、确定骨性标志

以两侧耳廓最高点向头顶延伸的交汇处为基准,触摸可感知颅骨矢状缝与冠状缝交汇的凹陷。该凹陷处既是现代解剖学中的顶骨与额骨交界点,也是百会穴的体表投影位置。取穴时用指尖按压此处常有明显酸胀感。

3、体表测量法

从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约7.5厘米)处定位,需注意根据个体头围尺寸调整。可采用中指同身寸法测量,患者自身中指中节屈曲时内侧两端横纹头之间为1寸。此法适用于不同体型患者,能更精准定位穴位。

取穴时应让患者保持端坐或仰卧位,头部保持水平。操作前需观察患者头皮状况,避开疤痕或感染区域。眩晕急性发作时取穴建议配合针刺手法,需由持证医师操作,避免自行施治引发风险。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