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牙期的护理主要包括按摩牙龈、使用磨牙工具、保持口腔清洁等,同时需注意观察宝宝的不适症状。出牙期间可能出现牙龈肿胀、流口水、烦躁等现象,需采取适当措施缓解。
1、按摩牙龈
家长可用干净的手指或湿润纱布轻轻按摩宝宝牙龈,通过压力缓解肿胀带来的不适。注意动作需轻柔,避免损伤黏膜,每日可进行2-3次,尤其在宝宝表现出明显烦躁时效果较好。
2、使用磨牙工具
选择材质安全、符合月龄的磨牙棒或冷藏过的牙胶。低温能收缩局部血管减轻肿胀感,啃咬动作有助于刺激牙龈促进乳牙萌出。需每日用婴儿专用清洁剂清洗消毒,避免选择有小零件的产品以防误吞。
3、保持口腔清洁
每次进食后用指套牙刷或纱布蘸温水清洁口腔,重点擦拭萌出的牙面和牙龈交界处。出牙后应尽早使用婴幼儿含氟牙膏刷牙,预防奶瓶龋。避免让宝宝含着奶瓶入睡,减少糖分残留。
护理期间需避免使用未经消毒的物品接触口腔,不要擅自涂抹止痛药膏。若出现持续发热超过38.5℃、拒食、牙龈化脓等情况,应及时到儿科或口腔科就诊。多数宝宝在12-18个月会逐渐适应出牙过程,家长保持耐心并定期进行儿童口腔检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