憋尿一般会增加尿路感染几率,建议及时排尿以降低风险。尿路感染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而憋尿可能通过多种机制促进细菌滋生或损伤泌尿系统防御功能。
憋尿时尿液长时间滞留在膀胱内,无法通过自然排尿冲刷尿道,可能导致细菌在尿液中大量繁殖。正常排尿过程中,尿液流动可帮助清除尿道口的细菌,减少其上行感染的机会。当尿液滞留时,大肠杆菌等致病菌容易在膀胱内增殖并附着于膀胱黏膜。长期反复憋尿还可能引起膀胱过度扩张,导致局部黏膜血供减少,削弱膀胱壁的天然防御屏障。此外,憋尿后突然大量排尿可能引起尿液反流,增加细菌进入上尿道的风险。
日常应养成定时排尿的习惯,避免长时间憋尿。每日饮水量建议保持在1500~2000ml,通过增加尿量起到冲刷尿道的作用。女性应注意会阴部清洁,排便后擦拭应从前向后。若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或血尿等症状,建议及时到泌尿外科就诊,通过尿常规等检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