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憋尿确实可能增加尿失禁的风险,但具体风险因人而异。膀胱在长时间充盈状态下,其功能可能受到影响,从而引发排尿异常。若存在其他诱发因素,尿失禁的发生概率可能进一步升高。
膀胱过度扩张是憋尿导致尿失禁的核心原因。当尿液滞留超过膀胱正常容量时,膀胱壁肌肉会被过度牵拉,这种反复的扩张可能造成逼尿肌弹性减弱。尤其是急迫性尿失禁患者,其膀胱敏感度较高,憋尿容易诱发不自主收缩。
逼尿肌功能受损也是重要机制。长期抑制排尿反射会导致神经调控紊乱,膀胱肌肉可能出现收缩乏力或协调障碍。这种情况在老年群体中更为常见,可能表现为压力性尿失禁,即在咳嗽、运动时发生漏尿。
为预防尿失禁,建议养成定时排尿习惯,每次饮水量控制在200ml左右,间隔2-3小时主动排尿。已出现尿频、漏尿等症状者,可进行盆底肌训练,每日3组凯格尔运动,每组收缩维持10秒。若症状持续加重,应及时到泌尿外科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查,评估膀胱功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