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病毒感染该吃什么药

史宇飞 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病毒感染后通常可以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免疫调节剂、中药制剂、退热止痛药等进行治疗,但需根据具体感染类型选择合适的药物。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中药辅助治疗及对症处理,患者应避免自行用药。

1、抗病毒药物

针对不同病毒类型,医生可能选择特异性抗病毒药物。例如流感病毒感染可使用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疱疹病毒感染常选用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核苷类似物,HIV感染需采用齐多夫定、拉米夫定等逆转录酶抑制剂。这些药物通过干扰病毒复制周期发挥作用,需在病毒检测明确后使用。

2、免疫调节剂

对于免疫功能低下或严重感染者,可能使用干扰素、胸腺肽等药物增强机体免疫力。重组人干扰素α可通过激活免疫细胞抑制病毒增殖,静脉用丙种球蛋白能提供被动免疫支持,白介素-2可促进T细胞增殖,这些药物多用于重症病毒感染或免疫缺陷患者。

3、中药制剂

连花清瘟胶囊、抗病毒口服液、双黄连颗粒等中成药具有清热解毒功效,可通过多靶点调节改善发热、咽痛等症状。临床研究显示部分中药成分如板蓝根、金银花提取物对呼吸道病毒有抑制作用,但需配合西药协同治疗。

4、退热止痛药

出现发热超过38.5℃或头痛时可短期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解热镇痛药。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降低体温,但需注意每日剂量限制,避免与含相同成分的复方感冒药叠加使用。

病毒感染具有自限性特点,轻症患者通过多饮水、充足休息即可恢复。若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或精神萎靡等症状,应及时到感染科就诊。所有抗病毒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滥用可能导致病毒耐药或肝肾损伤,孕妇及肝肾功能异常者需特别告知医生身体状况。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