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结节的诊断通常需要结合触诊、超声检查、血液学检查、穿刺活检以及影像学检查等方法综合判断。具体诊断流程需根据个体情况由医生制定。
1、触诊
医生通过触摸颈部甲状腺区域,初步判断结节的大小、质地及活动度。质地较硬、边界不清或活动度差的结节可能提示恶性风险,但触诊无法确诊,需进一步检查。
2、超声检查
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结节形态、边缘、血流信号及钙化情况。根据TI-RADS分级系统评估恶性风险,其中4类以上结节需重点关注,该检查无创且灵敏度高达90%以上。
3、血液学检查
通过检测血清TSH、FT3、FT4及甲状腺抗体,评估甲状腺功能状态。甲状腺球蛋白水平异常升高可能提示甲状腺组织破坏,但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分析。
4、穿刺活检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是确诊良恶性的金标准,可获取结节细胞进行病理分析。适用于直径>1cm的结节或超声提示高风险特征的病灶,准确率可达95%。
5、影像学检查
CT或MRI用于评估巨大结节对气管、食管的压迫情况,核素扫描可鉴别热结节与冷结节。这些检查不作为常规手段,多用于术前评估或特殊类型结节诊断。
建议发现甲状腺结节后及时至内分泌科就诊,遵医嘱完善相关检查。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量碘摄入,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结节变化。若出现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压迫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