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的自测识别通常可以通过观察情绪反应、身体症状及行为变化等方面进行初步判断,但最终需专业医生确诊。自我评估时需结合多个维度综合分析,避免单一指标误判。
1、情绪反应评估
持续出现过度担忧、恐惧或紧张感,且这种情绪与实际情况明显不符。典型表现为对日常事务产生难以控制的焦虑,如反复担心工作失误或人际关系问题,这种情绪持续6个月以上可能提示广泛性焦虑障碍。
2、躯体症状观察
注意心悸、出汗、颤抖等自主神经亢进症状。焦虑发作时常见胸闷、呼吸急促、头晕等躯体化表现,部分患者会出现胃肠功能紊乱,如腹泻或便秘。这些症状在排除器质性疾病后更具参考价值。
3、行为模式改变
观察回避行为是否加重,如刻意避开社交场合或特定场景。认知功能方面可能出现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睡眠障碍多表现为入睡困难或早醒,同时可能伴有坐立不安等运动性紧张表现。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自我测评结果不能作为诊断依据。PHQ-9和GAD-7等量表虽具参考价值,但需在专业指导下使用。若自测发现多项指标符合,建议尽早就诊精神心理科,通过临床访谈、心理评估量表和必要的生理检查进行综合诊断。焦虑症的有效治疗需要结合认知行为疗法、药物治疗等综合干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