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截肢手术风险有哪些

朱湘南 普外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三甲

截肢手术的风险主要包括感染、出血、血栓形成、术后疼痛以及心理影响等,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评估。手术过程中及术后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需由专业医生进行综合判断和预防。

1、感染

截肢术后创面暴露易受细菌侵袭,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低下人群更易发生。局部可能表现为红肿、渗液或发热,需通过严格无菌操作、术后抗生素使用及伤口护理降低风险。

2、出血

术中血管结扎不彻底或术后血管残端破裂可能导致出血,严重时需二次手术止血。术前凝血功能评估、术中精细操作及术后加压包扎是预防关键。

3、血栓形成

术后卧床导致下肢静脉血流缓慢,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增加。血栓脱落可能引发肺栓塞,表现为突发胸痛和呼吸困难。术后早期活动、使用低分子肝素等抗凝药物可有效预防。

4、术后疼痛

包括残肢痛和幻肢痛两种类型。残肢痛多因神经断端形成神经瘤引起,幻肢痛与中枢神经重塑有关。可通过镇痛药物、神经阻滞或镜像治疗等综合手段缓解。

5、心理影响

约30%-50%患者术后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或焦虑等心理问题。建议术前进行心理评估,术后配合心理咨询、康复训练及社会支持系统干预。

接受截肢手术的患者应选择具备血管外科和康复医学多学科协作的医疗机构。术后需密切观察残端愈合情况,规范进行残肢塑形和假肢适配训练。出现持续疼痛、异常肿胀或情绪障碍时应及时与医疗团队沟通,通过药物调整、物理治疗和心理干预等多维度管理促进全面康复。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