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介入科治疗动脉瘤的方法有哪些

徐信群 普内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介入科治疗动脉瘤的方法主要包括弹簧圈栓塞术、支架辅助栓塞术、血流导向装置置入术、覆膜支架植入术以及载瘤动脉闭塞术等,需根据动脉瘤位置、形态及患者情况选择合适方案。

1、弹簧圈栓塞术

通过微导管将铂金材质的弹簧圈送入动脉瘤腔内,利用机械填塞和促进瘤内血栓形成,从而隔绝血流并防止破裂。此方法创伤小且恢复快,适用于大多数囊状动脉瘤。

2、支架辅助栓塞术

当动脉瘤颈较宽时,需先在载瘤动脉内放置支架,再通过支架网孔填入弹簧圈。支架可防止弹簧圈移位至载瘤动脉,同时促进内皮覆盖瘤颈,常用于宽颈动脉瘤治疗。

3、血流导向装置置入术

采用密网支架覆盖瘤颈处,改变血流方向减少动脉瘤内冲击力,同时促进瘤颈处内皮增生闭合瘤腔。适用于巨大或梭形动脉瘤,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4、覆膜支架植入术

将带有高分子膜层的支架植入载瘤动脉,直接隔绝动脉瘤与血管腔的血流沟通。多用于假性动脉瘤或夹层动脉瘤,但需血管走行较平直且载瘤动脉直径匹配。

5、载瘤动脉闭塞术

对于无法保留载瘤动脉的复杂病例,采用弹簧圈或球囊彻底闭塞载瘤动脉。术前需评估侧支循环代偿情况,避免脑缺血风险,常用于后循环动脉瘤治疗。

患者确诊动脉瘤后应及时至神经介入专科就诊,通过脑血管造影等检查明确病变特征。治疗前后需严格监测血压、神经功能变化,术后遵医嘱规范使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定期复查影像评估疗效。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