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食障碍的症状通常包括食欲异常、体重明显变化、过度关注体型、心理行为异常以及躯体不适等。患者可能因疾病类型不同而表现出个体差异,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
1、食欲异常
部分患者表现为食欲显著减退,甚至对食物产生抵触情绪,常伴有刻意减少食量的行为。而另一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无法控制的暴食倾向,短时间内摄入大量食物,事后又感到懊悔或焦虑。
2、体重明显变化
由于进食模式紊乱,患者体重可能在短期内出现骤降或骤增。部分人可能因营养不良导致体重低于正常范围,也有些患者因反复暴食出现超重现象。
3、过度关注体型
患者通常对身体形象存在认知偏差,即使体重正常或偏低,仍持续担忧发胖。可能频繁测量体重、照镜子检查体型,或过度追求通过极端方式控制体形。
4、心理行为异常
常见催吐、滥用泻药或利尿剂等代偿行为,部分患者会出现强迫性运动现象。可能伴随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严重时产生社交回避或自我伤害倾向。
5、躯体不适
长期营养失衡可能导致月经紊乱、脱发、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电解质紊乱可能引发心律失常,严重营养不良者可能出现低血压、低体温等全身性反应。
若出现相关症状表现,建议尽早就诊心理科或精神科。日常生活中需建立规律的进食习惯,避免过度节食或暴饮暴食,必要时可寻求专业营养师和心理咨询师的联合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