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期延长通常需要进行妇科检查、超声检查、血液检查等,以明确具体病因。不同检查方法的目的和适用情况有所差异,需根据医生建议选择。
1、妇科检查
通过阴道窥器观察宫颈及阴道情况,检查是否存在宫颈息肉、黏膜下肌瘤等器质性病变。同时进行双合诊或三合诊,评估子宫大小、形态及附件区有无异常包块或压痛,初步排除生殖系统炎症或占位性病变。
2、超声检查
经阴道或腹部超声可观察子宫、卵巢的形态及结构,判断有无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增厚、卵巢囊肿等病变。超声还能测量子宫内膜厚度,辅助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癌等疾病。对于异常出血患者,超声是筛查宫腔病变的首选影像学手段。
3、血液检查
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激素六项等检测。血常规可判断是否因贫血或血小板减少导致出血异常;凝血功能检查排除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性激素六项可评估卵巢功能及是否存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内分泌疾病。必要时需检测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排除妊娠相关出血。
若上述检查未明确病因,可能需进一步行宫腔镜检查或诊断性刮宫。建议出现经期延长时及时至妇科就诊,完善相关检查后针对性治疗。避免自行服用止血药物掩盖病情,延误器质性疾病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