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营养液通常含有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电解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成分,具体组成需根据患者营养需求调整。其成分设计旨在为无法经口进食的患者提供全面营养支持。
1、葡萄糖
葡萄糖是静脉营养液的主要碳水化合物来源,可快速为机体提供能量。常见浓度为5%-50%,适用于不同代谢状态的患者,如高浓度葡萄糖需通过中心静脉输注以避免血管刺激。
2、氨基酸
作为氮源提供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促进蛋白质合成和组织修复。临床常用平衡型氨基酸注射液(18AA)或疾病专用配方(如肝病用支链氨基酸),浓度范围在3%-15%之间。
3、脂肪乳
由大豆油、橄榄油或鱼油等制成,提供必需脂肪酸和额外热量。包括长链(LCT)、中长链(MCT)及结构脂肪乳,浓度多为10%-30%,需注意输注速度以防脂代谢紊乱。
4、电解质
包含钠、钾、钙、镁、磷等矿物质,维持体液平衡和神经肌肉功能。根据患者血生化指标调整配比,例如肾功能不全者需控制钾含量,烧伤患者需增加钠补充。
5、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添加水溶性维生素(B族、C)、脂溶性维生素(A、D、E、K)以及锌、铜、硒等微量元素,支持酶系统功能和抗氧化作用,通常以复合制剂形式添加。
静脉营养液的配制需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且需根据患者肝肾功能、代谢状况及营养评估结果个体化调整。使用期间应定期监测血糖、血脂、肝酶等指标,预防导管感染、代谢紊乱等并发症。严禁自行调整输注速度或成分比例,需在临床营养师和医师共同指导下规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