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骨骨折后坏死可能表现为局部疼痛加剧、肿胀持续不消退、活动受限、皮肤颜色改变以及关节僵硬等。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诊断并遵医嘱治疗。
1、疼痛加剧
距骨骨折后若发生坏死,患处疼痛可能逐渐加重,尤其在负重或活动时更为明显。这种疼痛通常难以通过常规止痛药物缓解,可能伴随深部压痛或叩击痛。
2、肿胀持续不消退
骨折后肿胀在3-4周内未减轻甚至加重,皮肤可能出现紧绷发亮的表现。持续肿胀可能与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坏死组织刺激滑膜有关,部分患者可见踝关节周围弥漫性水肿。
3、活动受限
踝关节主动背屈和跖屈幅度明显减少,被动活动时可能引发剧烈疼痛。患者常因疼痛恐惧而拒绝关节活动,长期制动可能导致肌肉萎缩,形成恶性循环。
4、皮肤颜色改变
坏死区域皮肤可能呈现紫绀色或苍白色,与正常皮肤界限逐渐清晰。部分患者会出现皮肤温度降低,触摸患处较健侧明显冰凉,提示血运障碍加重。
5、关节僵硬
随着病程进展,踝关节可能出现纤维性强直,表现为晨起时关节僵硬感明显,活动后改善有限。X线检查可见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等退行性改变。
距骨骨折后需定期复查X线或MRI监测骨愈合情况,避免过早负重。日常生活中应保持患肢抬高,遵医嘱进行康复锻炼。若发现踝部疼痛持续加重、皮肤颜色异常或关节活动度下降,建议立即到骨科就诊,必要时通过核素骨扫描评估血供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