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时间延长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内分泌失调、子宫肌瘤、凝血功能障碍等疾病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生理性原因可能包括近期精神压力大、过度节食或剧烈运动等,调整生活方式后多可改善。若为病理性因素,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1、内分泌失调
长期熬夜、情绪波动或卵巢功能异常可能导致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失衡,使子宫内膜无法按时完全脱落。这类患者常伴有经量增多、周期紊乱等症状,一般可以遵医嘱使用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片、戊酸雌二醇片等药物调节月经周期。
2、子宫肌瘤
黏膜下肌瘤可能使宫腔面积增大,影响子宫收缩功能,导致经期持续7天以上且经量增多。患者可能伴有痛经、贫血等症状,直径超过5cm的肌瘤可考虑使用米非司酮片、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等药物,或行肌瘤切除术等手术治疗。
3、凝血功能障碍
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等疾病会导致凝血因子异常,表现为经期延长且出血难以自止,可能伴有皮肤瘀斑、牙龈出血等症状。治疗可选用氨甲环酸片、维生素K1注射液、咖啡酸片等改善凝血功能的药物,必要时需输注血小板。
若排除精神因素、环境改变等生理性诱因后,经期仍持续超过7天,建议及时进行妇科超声、性激素六项和凝血功能检查。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循医嘱,月经期间应注意保持外阴清洁,避免剧烈运动,保证每日摄入足量铁元素和优质蛋白,若出现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