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手术后的护理主要包括伤口护理、饮食调整、适当活动、药物使用以及定期复查等方面,需结合个人恢复情况遵医嘱进行。术后护理有助于促进恢复,减少并发症风险。
1、伤口护理
术后需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避免沾水或污染。定期更换敷料,观察有无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如出现异常疼痛或发热,应及时就医处理。腹腔镜手术伤口较小,通常愈合较快,但同样需注意护理。
2、饮食调整
术后1-3天以米汤、藕粉等低脂流食为主,逐步过渡到稀饭、面条等半流质饮食。2周后可恢复正常饮食,但需长期避免高脂肪、油炸及辛辣食物,减少胆囊负担。建议采取少食多餐方式,每日进食4-6次。
3、适当活动
术后6小时可在床上翻身活动,24小时后可下床行走。早期活动有助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预防下肢静脉血栓。但2周内需避免提重物、剧烈运动等增加腹压的行为,防止伤口开裂。
4、药物使用
若出现切口疼痛,可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止痛药。合并感染时需使用头孢克肟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需注意药物过敏史,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5、定期复查
术后1个月需复查腹部超声或CT,评估胆管情况。此后每年应进行肝功能及肝胆超声检查,监测有无结石复发或胆管狭窄。若出现黄疸、陶土样大便等胆道梗阻症状需立即就诊。
术后需严格遵循医嘱,3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日常注意观察排便颜色及腹部体征,若出现持续腹痛、呕吐或体温超过38.5℃,应及时联系主治医生。恢复期间戒烟戒酒,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身体机能全面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