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胆囊切除后如何预防胆道感染?

朱湘南 普外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三甲

胆囊切除后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保持规律作息、定期复查、药物预防以及注意卫生等方式降低胆道感染风险。由于胆囊缺失会影响胆汁储存和排泄,术后需重视日常护理。

1、调整饮食结构

术后早期以清淡、低脂饮食为主,如米粥、蒸煮蔬菜等,避免油炸、肥肉等高脂食物刺激胆汁过量分泌。恢复期可逐渐增加膳食纤维,如燕麦、芹菜等,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胆汁淤积。同时需控制胆固醇摄入,如动物内脏、蛋黄等,以防胆固醇沉积诱发胆道问题。

2、保持规律作息

建议每日三餐定时定量,避免长时间空腹导致胆汁浓缩。餐后适当散步等轻度运动有助于促进胆汁排入肠道。需维持正常体重,避免快速减肥导致胆汁成分改变,建议每周减重不超过0.5kg。

3、定期医学复查

术后每3-6个月进行肝胆超声检查,监测胆管有无扩张或结石形成。如出现黄疸、陶土样大便等异常,需及时进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检查。对于存在胆管结石高危因素者,医生可能建议每年复查肝功能。

4、药物预防措施

出现胆汁排泄不畅时,可遵医嘱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250mg/次)、茴三硫片等利胆药物。若发生急性感染,医生可能开具头孢克肟片(0.1g/次)、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用药疗程通常为5-7天,需严格遵循处方使用。

5、注意饮食卫生

彻底煮熟食材,避免生食淡水鱼虾等可能含有华支睾吸虫的食物。处理生熟食需分开砧板,餐前规范洗手。外出就餐选择卫生达标的餐厅,减少肠道致病菌感染风险。

术后建议随身携带医疗信息卡,记录胆囊切除史。若出现持续性右上腹痛伴发热,或粪便颜色变浅等异常,应立即就医。日常应戒烟限酒,避免服用加重肝脏代谢负担的药物,保持作息规律有助于维持胆汁正常排泄节律。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