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动脉硬化患者如何进行康复训练

江龙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动脉硬化患者的康复训练需结合个体情况制定科学方案,通常包括有氧运动、抗阻训练、柔韧性训练、平衡训练以及日常活动调整等方式,以改善血液循环并控制病情进展。

1.有氧运动

建议选择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每次持续30-40分钟,每周进行5次。运动时心率宜控制在最大心率的50%-70%(最大心率=220-年龄),运动前后需进行10分钟热身与放松。需避免爆发性运动如短跑、篮球等,运动中出现胸痛或头晕应立即停止。

2.抗阻训练

可采用弹力带、小哑铃进行上肢和核心肌群训练,每周2-3次,每组动作重复10-15次。重点锻炼胸大肌、三角肌等大肌群,负重不宜超过自身体重的30%。训练时保持正常呼吸节奏,避免屏气发力导致血压骤升。

3.柔韧性训练

每日进行10-15分钟的静态拉伸,重点针对下肢腘绳肌、腓肠肌及上肢胸大肌。每个拉伸动作保持15-30秒,重复2-4次。瑜伽训练应选择基础体式,避免倒立等高风险动作。

4.平衡训练

推荐单腿站立、脚跟行走等练习,初期可扶墙进行,每次训练10分钟。老年患者可练习太极八段锦,通过重心转移改善本体感觉。训练环境需保证地面防滑,必要时使用助行器。

5.日常活动调整

建议每天累计步行6000-8000步,每小时起身活动3-5分钟。可进行园艺、家务等低强度劳动,避免提重物超过5公斤。乘坐交通工具时主动进行踝泵运动,促进静脉回流。

康复训练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初始阶段运动强度不超过日常活动量的20%,每2周递增10%。训练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压、血脂等指标,合并心绞痛患者需在心电监护下进行。建议记录运动日志,包括运动类型、时长及身体反应,便于医生调整方案。特别注意寒冷天气需充分热身,避免清晨空腹训练,餐后1小时再开始运动为宜。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