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动脉硬化与遗传有关吗

江龙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动脉硬化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同时也受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等多种因素影响。若存在家族史或相关疾病,建议积极干预以降低风险。

1、遗传因素

部分动脉硬化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倾向,可能与基因突变导致的脂质代谢异常有关。这类患者常伴有早发心血管疾病史,需通过血脂检测和血管超声等检查评估风险。治疗时可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非诺贝特等药物调节血脂。

2、高血压

长期血压升高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患者可能出现头痛、眩晕等症状,通常需服用氨氯地平、厄贝沙坦、美托洛尔等降压药物,同时限制钠盐摄入并监测血压变化。

3、高脂血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高易沉积在血管壁,引发炎症反应和斑块形成。此类患者需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饱和脂肪摄入,必要时联合使用依折麦布、普罗布考、匹伐他汀等药物进行降脂治疗。

4、糖尿病

高血糖状态会导致血管内皮功能紊乱,促进动脉硬化进程。患者需严格控糖,常用药物包括二甲双胍、格列美脲、胰岛素等,同时定期检查糖化血红蛋白和颈动脉超声。

5、吸烟

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可直接损伤血管,增加氧化应激反应。戒烟是重要干预措施,必要时可借助尼古丁贴片、伐尼克兰等药物辅助戒断。

日常应注意保持低脂低糖饮食,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40岁以上或有家族史者建议每年检查血脂、血糖和颈动脉彩超,若出现胸痛、间歇性跛行等症状应及时到心血管内科就诊。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