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的症状消失时间因人而异,通常与年龄增长、规范治疗及个体差异有关。部分患者可能在青春期后症状减轻,但也有可能持续到成年。是否能够消失需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治疗依从性及神经发育情况综合判断。
1、儿童期
大多数多动症患者在儿童期确诊后,若坚持规范治疗,如药物治疗结合行为干预,部分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等症状可能在10-12岁得到改善。但冲动行为可能持续更久,需要持续干预。
2、青少年期
约30%-60%的患者在青少年期症状仍会存在,但随着大脑前额叶发育趋于成熟,自我控制能力增强,症状可能逐渐减轻。此阶段仍需维持治疗,避免因学业压力等因素导致症状反复。
3、成年期
约50%患者成年后仍存在症状残留,表现为注意力涣散、时间管理困难等。但通过认知行为疗法、职业训练等干预手段,多数人可建立适应性行为模式,实现社会功能正常化。
建议在发现多动症症状时尽早到儿童精神科或发育行为科就诊,遵医嘱使用哌甲酯、托莫西汀等药物,并配合家庭-学校联合干预。治疗期间需定期复诊评估疗效,避免自行减药或停药。即使症状缓解后,也应保持健康作息和情绪管理,降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