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低血压患者如何保持健康

江龙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低血压患者保持健康可通过饮食调整、适度运动以及生活习惯管理等方式进行日常调理。具体方法需结合个人健康状况,必要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干预。

1、饮食调整

低血压患者日常可适当增加钠盐摄入量,如每日摄入不超过5克食盐,有助于提升血容量。同时需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日饮水约2000ml,避免脱水导致血压进一步降低。饮食中可适量增加富含优质蛋白、维生素B12的食物,如瘦肉、鸡蛋、牛奶等,有助于改善贫血相关低血压。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后内脏血管扩张引发的体位性低血压。

2、适度运动

规律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和血管调节功能。运动前做好热身,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引发头晕。建议避免高温环境下剧烈运动,运动后及时补充电解质。合并严重症状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

3、生活习惯管理

避免长时间站立或突然起身,改变体位时应遵循“坐起30秒、站立30秒再行走”的原则。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使用10-15cm高的枕头垫高头部,有助于减少夜尿和清晨低血压发作。高温季节注意降温,避免血管过度扩张。穿着医用弹力袜可改善下肢静脉回流,对体位性低血压患者效果显著。

低血压患者建议每日早晚测量血压并记录,若频繁出现头晕、视物模糊、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到心血管内科就诊。避免自行服用升压药物,特殊人群如孕妇、老年人应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健康管理方案,同时注意排查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等继发性病因。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