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内节育器放置后需注意休息观察、保持卫生、定期复查等事项,以降低并发症风险并确保避孕效果。具体护理措施需根据个人情况调整,若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1、休息观察
术后建议卧床休息1-2天,1周内避免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部分女性可能出现轻微下腹坠胀、少量阴道出血,通常持续3-7天会自然缓解。若出血量超过月经量或腹痛持续加重,需警惕节育器移位或子宫穿孔可能。
2、保持卫生
放置后2周内禁止性生活及盆浴,每日用温水清洁外阴,勤换内裤和卫生护垫。术后3个月内排便时避免过度用力,防止腹压增高导致节育器脱落。月经期间需观察节育器尾丝是否存在,若发现尾丝延长或消失,需通过超声检查确认位置。
3、定期复查
首次复查应在术后1个月进行,通过妇科检查和超声评估节育器位置。此后建议每6-12个月复查1次,重点关注节育器是否下移、嵌顿或引发异常子宫出血。绝经后女性需在闭经半年内取出,避免子宫萎缩导致取出困难。
放置节育器后应记录月经周期变化,若出现经期延长、经量增多超过3个月,或伴随发热、异常分泌物等情况,需及时就诊排查感染。日常避免擅自使用阴道冲洗剂,每年需进行宫颈癌筛查。避孕效果通常可持续5-15年,具体使用期限需参照节育器类型及医生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