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患者日常饮食需要注意合理搭配,通常需保证钙质、维生素D的摄入,并限制高盐、咖啡因及酒精等可能影响骨骼健康的食物。同时需结合适当运动和药物干预,以延缓病情进展。
1、高钙食物
钙是骨骼的主要成分,充足的钙摄入有助于维持骨密度。建议选择牛奶、酸奶、奶酪等乳制品,以及豆腐、芝麻、虾皮等食物。对于乳糖不耐受者,可选用低乳糖奶制品或钙强化食品。成年人每日钙推荐摄入量为800~1000mg,更年期女性可适当增加。
2、维生素D补充
维生素D能促进肠道钙吸收,调节骨代谢。除通过日晒促进皮肤合成外,可食用深海鱼(三文鱼、沙丁鱼)、蛋黄、强化维生素D牛奶等。65岁以上人群每日建议摄入15~20μg,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维生素D3制剂。
3、优质蛋白质摄入
蛋白质构成骨骼有机质的基础,适量摄入有助于维持骨骼强度。建议每日每公斤体重摄入0.8~1.0g蛋白质,优先选择鱼类、禽肉、大豆及其制品。过量摄入动物蛋白可能增加钙排泄,需注意平衡。
需限制高盐食物,每日食盐不超过5g,过量钠会增加尿钙排出。减少浓茶、咖啡的摄入,咖啡因每日不超过400mg(约3杯现磨咖啡)。避免酗酒,酒精会干扰成骨细胞功能。同时应戒烟,尼古丁会抑制钙吸收。
日常建议保持适度日照,每天15-30分钟。配合抗阻力训练和平衡训练,如快走、太极拳等。定期监测骨密度,遵医嘱使用双膦酸盐、特立帕肽等抗骨质疏松药物。若出现反复腰背疼痛或身高缩短超过3cm,应及时就医评估骨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