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骨质增生患者如何进行物理治疗?

龚飞鹏 骨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骨质增生患者可以通过热敷、超声波治疗、牵引治疗、按摩治疗、功能锻炼等方式进行物理治疗,但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方法。物理治疗能够帮助缓解局部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并延缓病情进展。

1、热敷

热敷是较为常用的物理治疗方式,可使用热毛巾或热水袋对增生部位进行局部热敷。通过温度刺激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从而减轻疼痛症状。建议每次热敷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温度不宜超过45℃,每日可进行2-3次。

2、超声波治疗

利用超声波的高频振动效应,能够促进局部组织代谢,加速炎性物质吸收。该治疗需由康复科医师操作,通过仪器探头在患处进行缓慢移动,每次治疗时间约10-15分钟,每周进行3次为宜。对于存在金属植入物或皮肤破损的患者需禁用。

3、牵引治疗

适用于颈椎、腰椎等脊柱部位的骨质增生,通过机械力拉伸椎间隙,减轻神经压迫症状。临床多采用电动牵引床,根据患者体重和耐受程度调整牵引力度,每次持续20-30分钟,需严格遵循治疗师指导,避免过度牵引造成软组织损伤。

4、按摩治疗

专业推拿医师通过揉捏、点压等手法,可放松局部肌肉组织,改善关节僵硬状态。操作时需避开骨赘明显凸起部位,力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配合红外线照射效果更佳。急性炎症期或合并骨质疏松者应慎用此疗法。

5、功能锻炼

在疼痛缓解期可进行适度的关节活动度训练和肌肉强化锻炼,如颈椎操、直腿抬高、靠墙静蹲等。锻炼时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单次训练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关节负担。水中运动因能减少关节压力,尤其适合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

患者进行物理治疗期间需注意观察身体反应,若出现疼痛加剧或肢体麻木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建议结合X线或MRI检查结果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同时配合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如控制体重、避免久坐久站等,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