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炎患者出现肿胀症状时,一般可以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抗风湿药、生物制剂及中药等药物进行治疗。需根据关节炎类型和病情程度选择合适的药物,并注意观察用药反应。
1、非甾体抗炎药
这类药物通过抑制环氧化酶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从而缓解关节炎症反应。常用药物包括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可有效减轻关节肿胀和疼痛。需注意此类药物可能引起消化道不适,建议在餐后服用。
2、糖皮质激素
具有强效抗炎作用,能快速抑制免疫反应和炎症介质释放。如醋酸泼尼松片、地塞米松片等口服剂型,适用于急性发作期严重肿胀的情况。由于长期使用可能引发骨质疏松等副作用,通常建议短期小剂量使用。
3、抗风湿药
改善病情抗风湿药如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片等,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延缓病情进展。这类药物对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关节炎的关节肿胀有控制作用,但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4、生物制剂
靶向治疗药物如阿达木单抗注射液、依那西普注射液等,通过特异性阻断肿瘤坏死因子等炎性细胞因子发挥作用。适用于传统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中重度活动性关节炎,需注意可能增加感染风险。
5、中药
雷公藤多苷片、白芍总苷胶囊等中成药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功效,需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使用。部分中药可能影响肝肾功能,用药期间需定期复查相关指标。
患者应注意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止痛药物掩盖病情,肿胀持续加重或伴有皮肤发红发热时,应及时到风湿免疫科就诊。治疗期间建议配合关节制动、冷敷等物理疗法,超重者需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荷。所有药物均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调整用药方案或混合使用多种抗炎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