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血红蛋白偏低的原因有哪些

郑积富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血红蛋白偏低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营养缺乏、慢性疾病、失血、骨髓造血功能障碍以及遗传因素等病理性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营养缺乏

血红蛋白的合成需要铁、维生素B12、叶酸等营养物质参与。长期挑食、偏食或胃肠道吸收障碍可能导致上述营养素摄入不足,进而影响血红蛋白生成。患者可能伴随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琥珀酸亚铁片、多糖铁复合物胶囊、维生素B12片等药物补充。

2、慢性疾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肾病、恶性肿瘤等疾病可能导致慢性病性贫血。炎症因子会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并缩短红细胞寿命,患者血红蛋白呈缓慢下降趋势。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必要时使用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纠正贫血。

3、失血

急性外伤、消化道溃疡出血、女性月经过多等情况会造成红细胞大量丢失。持续失血超过机体代偿能力时,血红蛋白浓度会显著降低,可能伴随头晕、心悸等症状。需立即止血并输血,可使用氨甲环酸片、云南白药胶囊等止血药物。

4、骨髓造血功能障碍

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疾病会导致骨髓造血干细胞异常,使红细胞生成减少。这类贫血常伴随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需进行骨髓穿刺确诊,可能需使用环孢素软胶囊、司坦唑醇片等药物治疗。

5、遗传因素

地中海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基因缺陷性疾病,会导致红细胞结构异常或容易破坏。此类疾病多有家族史,需进行基因检测,重型患者可能需要定期输血或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血红蛋白偏低的病因复杂多样,单纯补充铁剂可能延误部分疾病的诊治。建议出现贫血症状时尽早就医,完善血常规、铁代谢、骨髓象等检查,由医生根据具体病因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切勿自行盲目用药。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