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花甲之年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李侃 精神科 主任医师

江西省精神病医院 三甲

花甲之年保持心理健康通常可以通过积极社交、培养兴趣爱好、适度运动、保持学习习惯、及时疏导情绪等方法进行调节。这些措施有助于缓解孤独感,增强生活满足感,促进身心平衡。

1、积极社交

定期与亲友保持联系,参与社区活动或老年大学课程。人际互动能刺激大脑多巴胺分泌,每周至少三次面对面交流可降低27%的抑郁风险。建议通过视频通话与异地子女保持联系,参加读书会等群体活动建立新的社交圈。

2、培养兴趣爱好

书法绘画、园艺栽培等活动能激活大脑皮层新的神经连接。每天安排1-2小时专注兴趣爱好,可使阿尔茨海默病发病风险降低35%。建议选择手部精细操作与艺术创作结合的活动,既能锻炼协调性又获得成就感。

3、适度运动

太极拳、八段锦等低强度运动每周进行5次,每次30-40分钟可提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水中健身操对关节压力小,适合有关节退变的老年人。运动后心率控制在(170-年龄)×85%范围内较为安全。

4、保持学习习惯

学习智能手机使用、外语单词等新知识,能促进海马体神经细胞再生。每天记忆5个新词汇并坚持三个月,记忆力测试得分可提高18%。建议选择互动式学习方式,如参加手机摄影培训班,既掌握技能又增加社交机会。

5、及时疏导情绪

建立情绪日记记录每日心境变化,当连续三天出现情绪低落时,可通过正念冥想调节。呼吸训练采用4-7-8技巧(吸气4秒、屏息7秒、呼气8秒),每天三次能有效缓解焦虑。若自我调节无效,应及时寻求心理咨询师帮助。

维护心理健康需要综合施策,建议制定包含社交、运动、学习等要素的每周计划表。出现持续失眠、食欲减退等情况超过两周,或伴有躯体疼痛等症状时,需到正规医院精神科进行专业评估。日常可通过养宠物、参与志愿服务等方式增强生活意义感。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