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酐高可能与长期用药有关,也可能是慢性肾脏病、糖尿病肾病等疾病因素,或剧烈运动等生理性原因导致的,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慢性肾脏病、糖尿病肾病等疾病因素
慢性肾脏病可能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使肌酐无法正常排出而在血液中蓄积。糖尿病肾病可因长期高血糖损伤肾小球毛细血管,影响肌酐排泄。此类患者可能伴有水肿、少尿、乏力等症状,需通过肾功能、尿蛋白等检查评估病情。治疗上一般可遵医嘱使用卡托普利片、氯沙坦钾片、呋塞米片等药物控制血压、减少蛋白尿。
2、长期用药
部分药物如布洛芬缓释胶囊、阿米卡星注射液、顺铂注射液等具有肾毒性,长期使用可能引起肾小管坏死或间质性肾炎,导致肌酐升高。使用环孢素软胶囊、他克莫司胶囊等免疫抑制剂也可能影响肾功能。若发现肌酐异常,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必要时停用肾毒性药物。
3、剧烈运动等生理性原因
短期内进行高强度运动可能导致肌肉代谢增强,使肌酐生成量暂时增加。大量摄入肉类等高蛋白食物后,体内肌酐水平也可能轻度上升。这类生理性因素引起的肌酐升高通常为一过性,调整饮食结构、适当休息后即可恢复正常。
若体检发现肌酐持续升高,应及时到肾内科就诊,完善尿常规、肾脏超声等检查。长期服用多种药物者,需定期监测肾功能,避免擅自增加药物剂量或联用肾毒性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