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发烧了之后应该怎么办?

徐信群 普内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发烧后可以通过物理降温、口服药物、静脉补液、抗感染治疗以及其他治疗等方式缓解,需根据具体病因选择合适方法。

1、物理降温

体温未超过38.5℃时,可用冰袋敷额头或腹股沟,或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等部位。需避免使用酒精擦浴,尤其婴幼儿皮肤薄可能引起酒精中毒。退热贴辅助降温时需定时更换。

2、口服药物

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混悬液等退热药。若合并鼻塞、流涕等症状,可联合使用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儿童建议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栓直肠给药,避免胃肠道刺激。

3、静脉补液

持续高热伴呕吐、腹泻时,需静脉输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补充电解质。严重脱水者可配合使用维生素C注射液,但需监测尿量避免加重肾脏负担。

4、抗感染治疗

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需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病毒感染可服用磷酸奥司他韦胶囊,但需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效果最佳。

5、其他治疗

结核病引起的午后低热需规范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等抗结核药物。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热需遵医嘱使用醋酸泼尼松片,但需警惕骨质疏松等副作用。

发热期间建议每日饮水量不少于2000ml,保持室内温度22-24℃。若持续高热超过3天,或出现意识模糊、抽搐等症状,应立即就诊。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得自行增减剂量或混合使用不同退烧药物。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