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症状可通过粪便性状、伴随体征、病情进展速度及接触史进行综合识别。患者可能出现血性腹泻、全身多系统症状及快速病情恶化,需结合流行病学史判断。
1、血性腹泻
埃博拉病毒引起的腹泻早期可能表现为水样便,随着病情进展常转为血性腹泻,粪便中可见明显血液或咖啡渣样物质。这种出血性腹泻与普通细菌性肠炎不同,往往伴有肠道黏膜广泛损伤,使用常规止泻药物效果不佳。
2、全身多系统症状
患者会同时出现高热(常超过38.6℃)、严重乏力、肌肉疼痛等中毒症状,约60%病例伴有呕血、皮下瘀斑等出血表现。这与普通胃肠炎最大的区别在于多器官受累,可能出现结膜充血、肝肾功能异常等全身性损害。
3、病情快速进展
从出现腹泻到发生休克平均仅需3-5天,常伴随少尿、意识障碍等危重症状。病程进展速度远超其他病毒性肠炎,部分患者在发病第二周就可能出现多器官衰竭。
4、流行病学接触史
发病前21天内有过疫区居住史、接触过埃博拉患者或疑似病例,以及处理过野生动物尸体(特别是果蝠、灵长类动物)的人员需高度警惕。实验室确诊需通过核酸检测或病毒分离。
若出现上述症状且有相关接触史,应立即前往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疗,避免与他人直接接触。医务人员需严格执行三级防护,疑似病例的排泄物需用含氯消毒剂彻底处理。早期识别和隔离对控制疫情传播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