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患者出现发热可能是疾病进展或合并感染的信号,需引起重视。发热通常与免疫系统受损后合并机会性感染有关,也可能由艾滋病病毒本身或药物反应导致。
1、机会性感染
艾滋病患者免疫力低下时,易发生结核病、肺孢子菌肺炎、巨细胞病毒感染等。这些感染常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可能伴有咳嗽、盗汗或体重下降。例如肺孢子菌肺炎会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伴高热,需通过支气管肺泡灌洗确诊。
2、艾滋病相关发热
HIV病毒本身可引起持续性低热,多伴有淋巴结肿大、夜间盗汗等症状。这种发热通常提示病毒活跃复制,CD4+T淋巴细胞计数常低于200个/μL,病毒载量检测多显示高水平复制。
3、药物热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药物如依非韦伦、齐多夫定可能引发药物热,通常出现在用药后2-4周,可能伴随皮疹或肝功能异常。需通过用药时间关联性和实验室检查排除其他发热原因。
艾滋病患者出现发热应及时进行血常规、CD4细胞计数、病毒载量检测及病原学检查。建议在感染科医生指导下完善结核菌素试验、胸部CT等检查,根据检测结果调整抗病毒方案或进行针对性抗感染治疗。切勿自行使用退热药物掩盖病情,早期规范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