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艾滋病治愈研究有哪些新发现

史宇飞 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艾滋病目前仍无法彻底治愈,但近年来的研究在病毒潜伏机制、基因编辑、免疫疗法等方面取得了部分突破性进展。这些新发现为未来实现功能性治愈或完全清除病毒提供了可能性。

1、干细胞移植治疗

全球已知的“柏林病人”和“伦敦病人”等少数案例显示,CCR5Δ32基因突变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清除HIV病毒库。2022年我国学者发表在《Cell》的研究证实,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实现16个月无病毒反弹,但该方法存在配型困难、移植风险高等局限性。

2、基因编辑技术

CRISPR-Cas9等基因工具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2023年美国坦普尔大学团队成功从人源化小鼠基因组中剪切HIV前病毒DNA,使33%的动物体内病毒载量低于检测限。中国科研人员开发的LASERART联合CRISPR疗法,在灵长类实验中实现了长期病毒抑制。

3、广谱中和抗体

针对HIV包膜蛋白的VRC01、3BNC117等单克隆抗体已开展II期临床试验。2021年《Nature》报道的PGT121三联抗体疗法,使停药后病毒反弹时间延迟至21周,较传统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延长4倍。部分抗体还能识别隐藏的病毒储存库。

4、潜伏激活清除策略

“shockandkill”方案取得阶段性进展。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如伏立诺他)联合TLR7激动剂(GS-9620),可使恒河猴淋巴组织中的病毒DNA减少69%。但完全激活并清除潜伏病毒仍面临靶向性不足、毒性反应等挑战。

5、免疫细胞疗法

CAR-T细胞疗法在基础研究中展现出潜力。2022年《Science》发表的新型双靶向CAR-T细胞,可同时识别HIV感染细胞表面标志物和病毒抗原,在体外实验中清除率高达98%。嵌合抗原受体巨噬细胞(CAR-M)技术也在探索中。

现阶段艾滋病治疗仍以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为主,患者需严格遵医嘱规范用药。研究人员建议参与正规临床试验的患者保持治疗连续性,切勿擅自停用抗病毒药物。任何新型疗法的临床应用都需经过严格验证,建议通过医院感染科或疾控中心获取权威诊疗信息。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