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病初期症状通常包括咽痛、发热、声音嘶哑、颈部淋巴结肿大以及假膜形成等。这些症状可能随病情发展逐渐加重,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咽痛
白喉病初期常出现咽部疼痛,由白喉棒状杆菌感染咽喉黏膜引发局部炎症反应所致。患者可能伴有吞咽困难或咽喉异物感,疼痛程度因人而异。
2、发热
患者体温可升高至38-39℃,伴随畏寒、乏力等全身症状。发热是机体免疫系统对病原体感染的常见反应,通常出现在发病后24-48小时内。
3、声音嘶哑
当感染累及喉部时,声带水肿会导致声音沙哑或失声。严重时可引发呼吸困难,需警惕喉部假膜脱落引发气道梗阻的风险。
4、颈部淋巴结肿大
下颌及颈部淋巴结常出现肿大,触诊时可发现直径1-3cm的压痛性包块。这是局部免疫反应激活的表现,通常呈对称性分布。
5、假膜形成
特征性表现为咽喉部出现灰白色膜状物,与黏膜紧密粘连,强行剥离易出血。假膜由坏死组织、炎性细胞和细菌分泌物构成,多见于扁桃体及咽后壁。
若出现上述症状,应避免自行刮除假膜或服用退热药物掩盖病情。建议立即到感染科就诊,通过咽拭子培养及毒素检测确诊。确诊患者需严格隔离,并规范使用抗毒素及抗生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