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体温低时,家长需根据具体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常见处理方法包括加强保暖、补充能量、及时就医检查等。若体温持续不升或伴随其他症状,应尽快就诊。
1、加强保暖
若因环境温度过低导致体温低于36℃,需立即将宝宝转移至温暖环境,用干燥温暖的衣物或包被包裹身体,适当调高室温至24-26℃。避免使用热水袋直接接触皮肤,可采用母亲怀抱等方式传递体温,同时监测体温变化。
2、补充能量
部分新生儿因摄入不足引起低体温,需及时喂养母乳或配方奶。早产儿或低血糖患儿可遵医嘱口服葡萄糖溶液,并增加哺乳频率,维持血糖及体温稳定。
3、就医检查
若保暖后体温仍低于36℃或存在反应差、拒奶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感染性疾病如败血症、肺炎等需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检查,并静脉输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青霉素等。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时,需转入暖箱维持恒温环境。
日常需定期监测体温,避免过度包裹导致捂热综合征。若发现宝宝手脚冰凉、哭声微弱或皮肤发花,应在保暖的同时尽快联系儿科医生,避免自行使用退热药物或偏方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