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狗咬伤后预防狂犬病需及时处理伤口、接种疫苗,必要时注射被动免疫制剂。常见预防措施包括伤口冲洗消毒、狂犬病疫苗接种、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注射等,具体需根据暴露情况处理。
1、伤口处理
被咬后应立即用肥皂水与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尽可能去除动物唾液。随后用碘伏或酒精消毒伤口,避免缝合包扎,以降低病毒侵入风险。若伤口较深或污染严重,需就医进行清创。
2、狂犬病疫苗接种
暴露后需尽早接种狂犬病疫苗,通常采用五针法(第0、3、7、14、28天各1针)或“2-1-1”四针法(第0天双针,第7、21天各1针)。头面部咬伤或三级暴露者需同时注射免疫球蛋白,疫苗接种需严格按时完成。
3、被动免疫制剂注射
对于严重咬伤(穿透皮肤、出血)或头面部咬伤者,应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或抗狂犬病血清,剂量按体重计算(20IU/kg)。该制剂可直接中和病毒,为疫苗产生抗体争取时间。
被狗咬伤后24小时内为最佳处置时间,但即使超过也应尽快处理。全程疫苗接种期间避免剧烈运动、饮酒。若咬人犬只10日后仍存活,经评估后可终止后续疫苗注射。所有暴露情况均建议到犬伤门诊规范处置,不得存侥幸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