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蜜蜂蜇伤后应及时处理伤口,避免毒素扩散和感染。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清洗消毒、冷敷缓解、外用药物、观察反应以及必要时就医治疗,需根据蜇伤程度选择合适的方法。
1、清洗消毒
蜜蜂蜇伤后毒针可能残留在皮肤内,需用镊子或卡片轻柔去除,避免挤压毒囊。随后用肥皂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持续10-15分钟可中和酸性毒液,减少局部刺激和感染风险。
2、冷敷缓解
用冰袋或冷毛巾敷于蜇伤部位,每次10-15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低温能收缩血管,减轻肿胀、疼痛及灼热感,但需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
3、外用药物
清洗后可局部涂抹炉甘石洗剂、地塞米松乳膏或复方薄荷脑软膏,帮助止痒消肿。若出现明显红肿,可短期使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
4、观察反应
轻度蜇伤可能出现局部红疹或刺痛,通常1-3天消退。需密切监测是否出现呼吸困难、喉头水肿、全身荨麻疹等过敏反应,此类情况约占蜇伤患者的3%-5%。
5、就医治疗
若蜇伤部位在口腔、咽喉等敏感区域,或出现过敏性休克迹象,需立即注射肾上腺素并送医。多次被蜇伤者可能出现溶血反应,需通过静脉输液、抗组胺药及糖皮质激素进行系统治疗。
处理过程中切忌抓挠或挤压伤口,以免加速毒素扩散。过敏体质者外出可携带抗过敏药物,从事野外作业时建议穿戴防护衣物。若蜇伤后48小时内持续疼痛、渗液或出现发热,需及时至皮肤科或急诊科就诊排查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