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鼻炎患者如何缓解流鼻涕

刘红兵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鼻炎患者缓解流鼻涕可通过日常护理、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症状。常用方法包括生理盐水冲洗、抗组胺药物应用、糖皮质激素喷雾、避免过敏原接触以及热敷等,需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方案。

1、生理盐水冲洗

使用生理性海盐水或专用洗鼻器冲洗鼻腔,能清除鼻腔分泌物、过敏原及炎性介质,减轻黏膜水肿。每日1-2次冲洗可保持鼻腔湿润,特别适用于过敏性鼻炎和干燥性鼻炎患者,操作时注意控制水温接近体温。

2、抗组胺药物应用

第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胶囊可快速阻断组胺受体,缓解鼻痒、流涕等症状。对于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发作期,配合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效果更佳,需注意嗜睡等副作用。

3、糖皮质激素喷雾

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等局部用药能有效抑制鼻腔炎症反应。建议早晨单次使用,连续应用2周以上效果显著,但需在医生指导下控制疗程,避免黏膜萎缩等并发症。

4、避免过敏原接触

明确尘螨、花粉等致敏原后,使用防螨寝具、空气净化器,花粉季节外出佩戴防护口罩。保持室内湿度50%-60%,定期清洗空调滤网,减少霉菌孢子滋生,从源头上降低鼻部刺激。

5、局部热敷缓解

用40℃左右热毛巾敷于鼻根部,每次10-15分钟,可促进鼻腔血液循环,稀释黏稠分泌物。配合蒸汽吸入(如生理盐水雾化)能软化鼻痂,特别适合儿童及不耐受冲洗患者,注意防止烫伤。

鼻炎患者应避免用力擤鼻导致鼻窦炎,擤鼻时单侧交替进行。若流涕持续超过2周或伴随血性分泌物、面部疼痛等症状,需及时耳鼻喉科就诊。药物治疗方案应根据鼻炎类型(过敏性/血管运动性/萎缩性)个性化制定,长期使用血管收缩剂可能引发药物性鼻炎,需严格遵医嘱调整用药。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