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骨折后可通过早期功能锻炼、合理固定、抗凝治疗、预防感染以及定期复查等措施预防并发症。髌骨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需积极干预以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1、早期功能锻炼
在医生允许的情况下,术后早期进行膝关节被动或主动活动,如踝泵运动、直腿抬高等。这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关节囊粘连及肌肉萎缩,降低关节僵硬风险。但需避免过早负重,以免影响骨折愈合。
2、合理固定
采用石膏托或支具外固定时,需确保固定位置正确且松紧适宜。固定过松可能导致骨折移位,过紧则会影响血液循环。定期检查固定装置是否松动,骨折稳定后逐步过渡到功能性固定。
3、抗凝治疗
长期卧床患者需遵医嘱使用低分子肝素等抗凝药物,配合穿戴弹力袜、气压泵治疗等物理方法。这能有效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降低肺栓塞风险,尤其适用于高龄或血液高凝状态患者。
4、预防感染
开放性骨折或术后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换药。出现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时,及时使用头孢呋辛、阿莫西林等抗生素控制感染。同时加强营养支持,提高免疫力。
5、定期复查
术后1、3、6个月复查X线片,观察骨折对位对线及愈合情况。若发现骨折延迟愈合或畸形愈合,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行二次手术干预。
髌骨骨折患者需严格遵循康复计划,避免剧烈运动或意外跌倒。饮食中增加钙质和蛋白质摄入,戒烟限酒以促进骨痂形成。若出现患肢肿胀加剧、皮肤温度异常或突发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