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脱位后行走困难可通过复位固定、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及康复训练等方式改善,建议及时就医评估损伤程度。髌骨脱位多由外伤或先天结构异常引起,需根据脱位类型和关节稳定性选择针对性治疗措施。
1、复位固定
急性髌骨脱位需立即进行手法复位,复位后使用支具或石膏固定膝关节4-6周,避免过早负重。固定期间需定期复查X线,确认髌骨位置及关节对合情况。
2、药物治疗
疼痛肿胀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症状。若存在关节腔积血,可能需要穿刺抽吸后局部注射透明质酸钠改善关节润滑。
3、物理治疗
急性期48小时内可冰敷减轻肿胀,后期采用超声波、低频电刺激等理疗促进组织修复。拆除固定装置后应逐步开展直腿抬高、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等训练,恢复关节活动度。
4、手术治疗
复发性脱位或合并骨软骨骨折者,需行关节镜下内侧髌股韧带重建、胫骨结节移位等手术。术后需佩戴可调节支具,根据康复进度逐步增加屈膝角度。
5、康复训练
稳定期进行闭链运动、平衡训练及步态矫正,重点强化股内侧肌力量。建议使用髌骨稳定护具辅助行走,避免跑跳等高风险动作至少3个月。
髌骨脱位患者应避免强行行走加重关节损伤,首次脱位后复发率可达15%-44%。日常需控制体重、穿戴合适鞋具,运动前做好热身。若出现膝关节交锁、反复脱位等情况,应及时进行MRI检查评估软组织损伤程度。